支原体肺炎是今年比较流行的一种疾病,也是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多发生于小孩子。支原体肺炎其实每年都有,但是今年情况尤其严重,这个主要和疫情影响有关,也和人们的防护意识降低有关等。
1)疫情3年导致“免疫负债”
有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低流行率可能导致儿童对肺炎支原体的免疫力降低,形成所谓的“免疫负债”。
“免疫负债”是医学上的一种通俗形象表述,也可称为“免疫差距”,它指的是人们长期低接触某种特定病原体后,导致病原体免疫刺激不足,从而形成易感人群增加的现象。
在3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倍加警惕,出门戴口罩,随时随地消毒,几乎没有机会接触肺炎支原体,这导致了易感人群的增加。
如今疫情放开,人们再次接触肺炎支原体时就会出现免疫过激反应,从而导致暴发流行。
2)疫情放开后人们防护意识松懈
和疫情期间个人防护意识的极大增强相比,疫情放开后,情况戏剧性反转,如今大街上环顾四周,甚至很难找到戴口罩的人。
同样,对环境方面消毒、通风也没有之前那么重视,这些无疑也会增加肺炎支原体感染扩散。
3)疫情后医疗机构病原体检测手段增多
新冠疫情后,各级医疗机构检测病原体意识增强以及检测手段增多,这也导致支原体肺炎感染更多被诊断出来,继而统计结果呈增多趋势。
专家解释,今年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季节,通常每3至7年会出现一次地区性流行。此次感染的原因之一是儿童的抗体免疫力逐渐消失,使得肺炎支原体更容易感染。另外,新冠疫情的影响也使人体免疫系统和呼吸道受到了一定影响。在过去的三年中,由于口罩的广泛使用,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也导致了人体的免疫水平下降,增加了感染风险。
在治疗和预防方面,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诊疗指南。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传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无效,因此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目前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和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切忌盲目使用药物。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减少人员聚集,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戴口罩、室内通风、使用纸巾遮挡口鼻等预防措施也是重要的。
尚无特定的疫苗可以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专家建议,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并戴口罩,保持手卫生。如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确保获得正确的治疗和咨询。
目前,支原体肺炎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来预防。
支原体感染主要经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这包括经常洗手、避免接触已感染的人和物品。尤其是在疫情高发期和密集人群中,佩戴好口罩是个人有效降低感染的最后办法。尤其是对于上学的儿童来说,交叉感染是导致学龄儿童大面积感染的最主要原因。及时的戴好口罩、做好手部的卫生消毒是防止被传染的最佳措施。此外,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也是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均可以杀灭肺炎支原体。
至于治疗,相当比较专业,国家今年已制定《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发你看看)在治疗上,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无效,需要对症用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目前为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
注: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场。